周总理和谢侠逊下棋趣闻
1939年初夏的一天周总理和谢侠逊在重庆东方文化协会下棋,在总理的建议下,第一局棋王让总理二先,由于总理棋法娴熟,变化多端,棋王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下成和局。第二局棋,由于棋王的支持,让总理先,结果还是下成和局。让二先和,让先还是和,说明周总理棋艺潜力很大,使棋王佩服之极。
经宾主共同切磋,将第一局棋的残局拟题为《共扦国难》,发表在当时的《大公报》副刊《象棋残局》一百号上。共产党的领导人下象棋,并把棋局公诸于众,这在国统区还是首次。为了不使矛盾尖锐化,周总理提出这个棋局见之于报端可写成“谢侠逊胜”,标明“将方周恩来”,“帅方谢侠逊”,“帅方先胜”。其实着法和棋。过了五天,待此事冷却后,棋王为了真理和正义,仍在《大公报》106号之后来了个“更正启示”,其中说:“《共扦国难》帅方先和”。
彭德怀、朱德下棋趣闻
彭德怀不仅喜欢下棋,而且有棋瘾。抗美援朝期间,作为志愿军总司令的彭德怀百忙中也不忘下棋,常常在吃过饭的间隙找人下棋,有时找不到人,他就会不辞劳苦地走出指挥所所在的村落去找人下棋。但这并不影响彭德怀指挥打仗,相反还能缓解打仗给彭德怀带来的精神压力,激发指挥打仗的灵感。
解放战争期间,彭德怀被任命为西北野战兵团司令员兼军委委员,负责保卫党中央的安全,并直接指挥西北战场作战。1947年10月,在我军发起清涧战役前夕,彭德怀的棋瘾又来了,他找来警卫员小赵陪他下棋,在作战室憋了两天的彭德怀通过下棋终于找到了克敌制胜的方法。彭德怀的“马”活蹦乱跳,“炮”也跟着“马”屁股打,“车”也横冲直撞的,一下子就走了好几步“妙棋”。下到中盘时,彭德怀又冷不防打了小赵一个“闷棍”。这时只见他双手一拍大腿,猛地站立起来,口里还喊道:“咳!瞧我把廖昂这龟儿子逮住了!”小赵和围观的战士见状都愣住了,今天首长怎么突然冒出个“龟儿子廖昂”来?几天后,大家终于明白了,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军在接下来的清涧战役中,全歼国民党胡宗南整编第76师8000余人,其师长就是廖昂,而且廖昂果真如几天前彭德怀下棋时预言的那样,被俘虏了。
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保存着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它生动地记录了朱德与彭德怀在棋盘上厮杀的情景。1953年秋的一天,风和日丽,气候宜人。朱德邀请刚从朝鲜战场凯旋不久的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及邓小平等几位四川老乡一同去十三陵郊游。一路上,朱德与彭德怀走在最后边,突然,朱德立住了脚,意味深长地望着彭德怀说:“摆么?”彭德怀立即表示同意。旁人都弄不清楚他们二人到底在说什么,更不清楚他俩停下来将要干些什么。还是长期在两位首长身边工作的卫士们能理解他们的暗语。于是,行军床支起来了,象棋摆在上面,床的两边也各安放好了一个马扎,二人又开始了厮杀。正在远处的邓小平走过来,背着手、不言不语地站在一旁观阵,随行的林默涵按动快门,留下了这幅情趣盎然的照片,并题为“朱德彭德怀相持不下,小平同志观战不语。”
盲棋与排局高手——文天祥
盲棋与排局高手--文天祥文天祥(1236-1282),字履善,又名宋瑞,号文山,江西吉安(现在的抚州)人,官至丞相,在率军抵抗金兵的入侵中被擒,囚禁在元大都(现在的北京)长达四年之久,坚贞不屈,最后慷慨就义,成为名标青史的民族英雄。据《宋史》记载,“天祥好弈”,他对象棋有着特别的嗜好,从小就酷爱下象棋,有空就与人对弈。据邓光荐撰写的文丞相传中记载:“公居家,当暑日,喜溪浴。与弈者周子善,于水面的意为枰,行弈决胜负。他人久浸不自堪,皆走。 惟公逾久逾乐,忘日早暮,或取酒炙,就饮啖。”朱国桢的《涌幢小品》里也有同样的记载:“文丞相嗜象弈,暑日喜溪浴,与周子善于以意为枰,行弈决胜负,愈久愈乐,忘日早暮。”不用棋盘下象棋,最早记载的盲棋棋手恐怕就是文天祥了。又据邓光荐所撰文丞相传介绍:“公(文天祥)平生嗜象弈,以其危险制胜奇绝者,命名自《玉屠金鼎》 至《单骑见虏》,为四十局势图,悉识其出处始末。玉屠,盖公所居山名也。”从中不难看出,他的棋艺水平相当高,以出奇制胜的着法创作了四十局棋图,堪称为排局专家。 战争中文天祥被俘后,被拘禁在元大都的兵马司。在四年多的铁窗生活中,他奋笔疾书,著书立说号召人民起来反抗元朝的侵略行径,除此以外就是下象棋。面对死亡,表现出一个爱国主义者的乐观精神。
浙中游戏中心运营团队
2016-7-12